
初期教會是一班無學問的小民,是毫無地位的,既沒有專業受訓的領袖,有沒有什麼嚴謹的架構,卻藉着簡單的方式,在家中聚會、恆心學習又遵守使徒的教訓,教會由一家庭發展到另一家庭,自發性地從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、撒馬利亞直到地極,甚至在第三世紀,成為羅馬的國教,讀這段歷史,叫人十分振奮;簡單、靈活、真摯的關係、對真理的學習和堅持,對經歷疫情和社會不穩定的香港教會,是非常吸引的。
上小教會課程時,有同學問道:既然初期教會這麼簡單,為什麼不可以記簡單複製,讀那麼難懂的通諭、問來問去的首要原則、讓人體重增加的十餐飯課程,所謂何事呢?
我想起一位同工戰友的回應:你說要把一杯可樂變回清水,有多困難呢?初期教會固然是簡單,卻能像杯清水一樣在內憂外患中,以單純專一奮勇前進。但對於21世紀的信徒,我們自我中心、對關係不信任、對群體生活又有保留、習慣被動作旁觀者的信徒生活,我們有時真像一杯可樂,入口容易卻亳無益處。要回轉成為一杯清水,要付很大的代價和委身,更要明白改變的原因是因為天父對教會的大圖畫和方略,否則換湯不換藥,走了一段路又不能見到功效時,就會宣布這方法無效,又再開始另一個新模式的追尋,又走回不斷的循環中。
我們已經開了第6班的十餐飯課程了,期望來參加的弟兄姊妹認識天父對教會的心,知道祂對教會的期望,祂要怎樣用教會完成大使命。由衷邀請你來,一起經歷由可樂變回清水的歷程和愉悅。
댓글